当前位置:首页 >> 财经观察 >> 文章正文
四川屏山:农业产业“百花齐放”,农户增收“钱”途广阔
文章来源:屏山县农业农村局    发布日期:2021-06-21

在巴蜀南缘,有山如宝屏,高山云雾润之,梯田河谷渲之。这里,果园绵延不绝,茶山层层叠叠,竹林郁郁葱葱,满目是醉人的绿色;这里,农田错落有致,猪舍掩映山间,水塘波光潋滟,处处是丰收的希望。这里,就是屏山。

放眼这片钟灵毓秀之地,农业显得绿色生态、瑰丽神奇,32万屏山人民在这片150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奋勇前进,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发展,描绘出了以茶叶、水果为主导,白魔芋、林竹、生猪、水产等为特色的农业产业画卷。屏山县委、县政府立足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,坚持“绿色、有机、特色、富硒”理念,优化全县产业布局,促进农业产业“百花齐放”,让农户增收的“钱”途更加广阔。

致富“主力军”——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

万亩碧波,茶香四溢。屏山现有21万亩茶园,它们在晨曦中、雨雾里、夕阳下都有不同的绝美,而更让人欢喜的,是它们带来的产值,带给茶农致富的希望。屏山种茶历史悠久,始于先秦、产于三国、兴于两宋、贡于明清、盛于当世。近年来,县委、县政府高度重视茶产业的发展,从“基地、加工、品牌”三个关键环节助推全县茶产业转型升级。

屏山茶

     通过对茶园实施提质增效,屏山从基地源头提升鲜叶的品质,2021年实现了产量、价格的双增长,鲜叶独芽最高达100元/斤,一芽一叶最高达70元/斤。截至目前,全县已收购鲜叶52110吨,实现鲜叶产值7.37亿元;实现干茶产量11580吨,产值12.18亿元,同比增长40%;综合产值30亿元,同比增长8.5%,且夏秋茶的生产仍在继续。此外,屏山今年将建设年产能500吨以上的茶叶加工厂6家,培育茶叶亿元企业1家,着力提升茶叶的精深加工能力,同时还在“屏山炒青”的品牌运营上下足了功夫,茶产业真正成为了屏山百姓增收致富的“主力军”。


增收“排头兵”——一个果子甜了数万农民

“我很喜欢屏山,对我们无果不欢的‘吃货’来说,屏山可真是个天堂,这里一年四季都有吃不完的美味水果,这段时间的‘爆款’是李子哟。”一位在屏山工作的外地人因为水果爱上了这片土地。

屏山枇杷

屏山现有果园20万亩,以12万亩的茵红李为首,还包括3万亩柑橘、2万亩桂圆、2万亩枇杷以及1万亩桃子、猕猴桃等其他小水果,可谓一年四季甜蜜不断。“柑橘在一季度贡献了不少的产值,4月份的枇杷价格最高达到了15元/斤,总产值达到了1亿元。5月起,屏山开启了‘李’的模式,今年五月脆李不仅个头大、味道甜、颜色好,最主要的是价钱高,均价达到3.5元/斤,到目前为止已销售了1万吨,实现产值0.7亿元。”屏山县果树站站长说起他的“孩子”们开心极了,“接下来,屏山将会迎来一年中最热闹的时期,12万亩的茵红李全面上市,各地客商络绎不绝,冷链运输车辆会将它们带到天南地北。从市场行情来看,今年茵红李的产值肯定会高于去年的6.6亿元。”当李子吃完的时候,桂圆又该熟了,果子全年不断档,成为屏山农民增收的“排头兵”。

屏山茵红李分级、包装现场

地域“金名片”——一颗魔芋燃起新的希望

很多地方都有魔芋,但一说到白魔芋,总是会加上“屏山”这个姓氏。屏山白魔芋是刘佩英教授于80年代末期在屏山县发现的魔芋新种类,它因体内的葡甘聚糖(KGM)含量(平均高达59.2%)位于整个魔芋家族的榜首而闻名且被大众喜爱。2016年,屏山白魔芋被授予为“地理标志产品”。

屏山白魔芋

为擦亮这张“金名片”,屏山县出台了《2021—2023年白魔芋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》,制定了《魔芋白绢病、软腐病防治试验示范方案》《屏山县魔芋规范化种植技术模式》,进一步明确了发展思路、支持政策及病害防治和规范化种植等措施。同时与西南大学、四川农业大学等高校的专家教授交流学习,同重庆西大魔芋公司开展深度合作,助推白魔芋的产量和品质提升。通过培育龙头企业、创建优势品牌,由“企业+品牌+基地”带动白魔芋产业良性发展。目前,屏山白魔芋种植面积已达4万亩,它们正爆发着蓬勃的生机,以昂扬的姿态阔步向前,为农民带来新的希望。

孕育“摇钱树”——一根竹子撑起广阔天地

位于屏山境内海拔2008米的老君山是川南第一高峰,当前它正被朝霞和晨雾笼罩着,有斑驳的光点透过云雾从竹叶的缝隙洒在了刚冒出土的笋子上,让人心生欢喜。从高空俯瞰,一片片的竹林绵绵不断,苍翠欲滴。

屏山方竹

屏山县竹种资源丰富,全县孕育了32万亩(其中:食用笋面积18万亩)的“摇钱树”。县委、县政府抢抓机遇,立足240平方千米的富硒土壤和700平方千米的足硒土壤实际,出台《屏山县竹产业发展规划(2021—2030年)》,积极培育以屏山方竹为主的优势竹种,推进“屏山方竹”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工作,建设富硒食用笋基地。同时,与市林竹产业研究院、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签订可纺竹原纤维技术研发合作协议,开展可用于纺织的竹原纤维生产技术研发。今年以来,全县已实现竹产业产值7.26亿元(其中:第一产业产值2.21亿元),这根竹子为屏山人民撑起了广阔的天地。

发展“主旋律”——一头生猪鼓起千万口袋

生猪稳,民心定。近年来,屏山县始终把生猪产业发展作为头等大事。“我们场6月份关了2000头猪,今年2月份出栏的1919头净利润约50万元。”屏山县达顺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位于大乘镇京坪村,该专合社与巨星公司合作于2020年7月份正式投产关猪,效益良好。

中都镇双河村万头种猪场

截至目前,屏山已有4个种猪场拔地而起,中都镇双河村万头种猪场已于2020年10月23日正式引种投产,目前存栏生猪约2万头,其余3个种猪场预计2022年投产,届时全县可年产商品仔猪170余万头。当前已有337个生猪标准化生产单元在屏山落地,建成的275个单元中已投产226个单元。今年以来,全县已出栏生猪18.2297万头。与此同时,疫情防控措施有力,2020年至今县内未发生一起非洲猪瘟疫情。

富民“杀手锏”——一只龙虾红了半壁江山

“我们专合社有510亩的稻虾共作基地,每年2月初投放虾苗,3-5月份收获商品虾,5-6月插秧,10月份稻谷收割后再次补投种虾,算下来年利润在200万元以上。”屏山县杰刚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位于屏山镇蒋坝社区村(三合片)乡村振兴示范区内,2021年基地内龙虾的最高批发价达到60元/斤,带动了村民人均增收约200元。

龙虾养殖基地

屏山水资源丰富,不仅有金沙江和岷江流流经而过,还有较大河(溪)流23 条。自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十年禁渔启动以来,屏山县瞄准了龙华、中都等乡镇的水资源,采取扶持引导、稻渔(虾)共作等方式,发展起了以冷水鱼、龙虾为主的特色养殖,目前,2万亩的特色水产基地成了富民的“杀手锏”。(刘晓兰)

      (编辑:小雷 责编:小苏)

CopyRight,sjw2018.com,Inc.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书面授权,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
 服务热线:19909016036 备案/许可证编号为:蜀ICP备2021004568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