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> 三农 >> 文章正文
罗国森:扎根“三农”一线的护“果”使者
文章来源:    发布日期:2021-11-12

如果每座城市都有个与之匹配的词语,那么与屏山相呼应的一定是“甜蜜”。这个甜,是来自20万亩水果的香甜;这份蜜,是因为一个人而酿出的“致富蜜”。

酿甜了整座城的人叫罗国森,男,1966年1月出生,大学本科学历,高级农艺师,现任屏山县农业农村局果树技术推广站站长,市、县科技特派员,曾先后被评为四川省委、省政府和宜宾市委、市政府优秀驻村农技员及屏山县委、县政府先进工作者。第一眼看到罗国森,谁也不能将他与甜蜜挂勾,瘦高的个子、黝黑的皮肤、亲切的笑容,这是罗国森给人的第一印象。因为长年累月奔波于山川峡谷、迎战着烈阳风雨,罗国森换来了“黑专家”的称号;因为数十年如一日地坚守一线、持之以恒的拼搏奋斗,罗国森得到了全县果农的信任和爱戴。从懵懵懂懂的“门外汉”,到20万亩水果的“守护神”,罗国森从未停止追梦的脚步。

缘起——怀揣一腔热血,梦作金戈铁马

“我29岁到的县果树站,那个时候全县水果很少,主要种的是红桔,水果还不是老百姓的主要收入来源。当时我就在内心深处埋下了一颗‘种子’,想着无论如何要让水果成为全县人民的‘致富果’。”回忆起二十多年前刚到果树站的情景,罗国森感慨极了。

俗话说,“万事开头难”,罗国森的水果梦之旅启航的也不太顺利。上世纪九十年代,随着红桔品种的老化,口感、价格和市场都越发不理想。这可愁坏了罗国森,那期间,他去过最多的地方就是果园和水果市场,他下定决心要为屏山水果找到新路子。皇天不负有心人,经过多次考察和论证,全县开始大力发展椪柑,这一水果曾枭雄问鼎于川南,并且进入了全国市场,曾获中国第二届农业博览会铜奖,有着“屏山椪柑甲天府”的美誉。

罗国森到县果树站这二十多年间,受移民搬迁、市场环境等因素影响,屏山水果历经了“三大变革”,从红桔到椪柑,从苍溪雪梨到黄花、金花、翠冠等品种的梨,从梨子到李子,这期间坎坷不断,但他始终以梦为马,从实践中学习,在学习中摸索,保持着满腔的激情,坚定不移地奋战在“三农”一线。

坚守——踏遍每寸土地,绘制希望蓝图

时间的车轮碾过岁月,留下了悲欢,也留下了罗国森踏在屏山大地上的每个脚印。为了拓宽全县水果产业发展的路子,果树专家与果农们从原产李资源中优选培育出了一个优良品种——茵红李,2006年屏山开始试种茵红李,2009年开始大面积推广发展此品种。经过10余年的精心培育,全县现有茵红李种植基地12万亩。在屏山独特的沙质土壤中,矿物质含量很高,再叠加金沙江河谷亚热带气候,当前的茵红李呈现果皮较薄、果肉质地嫩脆化渣,口感细嫩清脆、爽甜可口等特性。又因其果实向阳一侧呈现或深或浅的紫红色,宛如含羞的少女,故称其为茵红李,也被当地人称作“半边红”!

从无到有,从0到12万亩,期间的艰辛难以想象,可罗国森就这样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了。“刚发展茵红李的时候,农户都不愿意种植,一个从未听说过的水果品种让大家心里没底,谁都不敢率先跨出第一步。我们就与乡镇一起挨家挨户的动员,一遍一遍的上门做工作,先找到有意愿的大户,再由大户示范带动。”顶过了最开始的压力,一切也并未水到渠成。2018年,由于果农片面追求产量,导致茵红李果子偏小、质量下降,出现滞销现象。“要解决现在的难点、痛点、盲点问题,我们必须从基地源头提质增效,提高果品质量。”罗国森努力地寻找下步工作方向。

脱贫攻坚期间,屏山县搭上了科技部帮扶和东西部协作的“快车”。罗国森与东部来屏农业专家合力,组建了农业专家服务团队,将农技推广从传统经验型推广转变为集成技术型推广,为茵红李产业转型提质增效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。专家组还编写了《屏山茵红李标准化栽培模式图》,采用“农技推广零距离”模式,将农业专家大讲坛与模式图上墙有效结合,让农技推广时间从7-10天缩短到1-3天。同时,屏山还创新了茵红李“六统一”标准化生产模式,将“田间”当作“车间”,做到统一品种品系、统一栽培管理、统一植保防治、统一配方施肥、统一农资供应、统一分级包装。在罗国森等人的努力下,屏山茵红李质量、价格连年攀升,2021年产量达13万吨,产值达8.16亿元,茵红李已成为果农增收致富的“主力军”。

传承——厚植为民情怀,静待幸福花开

今日的屏山,不仅被12万亩的茵红李染红了农业半壁天地,还有3万亩柑橘、2万亩龙眼、2万亩枇杷和1万亩的小水果香满四季。“基地环节的路子找到了,开拓市场是我们下一步努力的方向,‘现代农业全产业链转型模式’是未来农业的发展趋势。”罗国森已经在心里勾勒出了未来水果产业的发展蓝图。

“领导,未来屏山的水果产业始终得交到年轻同志的手中,最近我一直在想这20万亩水果的重担他们能不能接下来?以后这根接力棒交给谁?”罗国森近来一直在思考这些问题,还有不到五年就退休的他得尽快将自己的经验、知识传承给年轻的“守护者”。“传承”这个词承载着一种责任、延续着一种情怀、彰显着一种精神,从1995年到2021年,从现在到未来,罗国森传承的都是“为民之心”。

当满头青丝换霜白、昔日俊颜成墨染,才惊觉,二十六年弹指一挥间,护“果”使者一直都在,未来,也定不会缺席。(刘晓兰)

      (编辑:小雷 责编:小苏)

CopyRight,sjw2018.com,Inc.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书面授权,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
 服务热线:19909016036 备案/许可证编号为:蜀ICP备2021004568号